更新时间:2024-04-08点击:286
2020年,一场疫情把所有人都憋坏了,很多人说解封后第一件事就是大吃一顿,或者是出去浪一下。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,似乎都期待来一场报复性消费。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,全面复工复产,积压已久的消费需要是时候释放一下了。
然而,报复性消费并没有如期而至。今年五一假期还多了2天,变成了5天,本来也是想刺激消费。然而,从文旅部的数据来看,5天全国接待游客1.15亿人次,只有去年的58.97%,旅游收入为475.6亿元,更是锐减6成。
如今已经5月了,并没有出现报复性的消费迹象,为什么预期中的报复性消费?原因可能只有一个,那就是老百姓手里没钱,根本没钱消费。
在2019年11月的一次财经会议上,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称:中国十年前储蓄率达50%,现在是45%,仍是全球最高。也就是说中国老百姓很喜欢存钱,应该有很多存款才对,可为什么就没钱了呢?钱去哪里了?
进入21世纪以来,中国经济也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发展,到2019年,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,距离穿越“中等收入陷阱”、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日子已是近在咫尺。老百姓也富有了,按理来说是有能力消费的。
也确实是如此,老百姓也喜欢消费,但这个钱都投入到了买房中去了。前几日,有一个数据公布了,那就是96%的家庭拥有房,但却是80%的城市家庭有房贷,而且房产占到了居民家庭总资产的77%。老百姓的钱都压在房子上了,每个月的工资大部分都用来还房贷,留下做其他消费的钱真的不多了。
十几年来,中国人均GDP一直保持上涨,但跟不上飞涨的房价房租。生活成本高企,收入增速却在持续降低。想要报复性消费也难,然而,在疫情的冲击下,报复性消费没来,报复性涨价却来了。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一季度,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.9%,有三样东西迎来了价格上涨。
1、食品类
民以食为天,吃是第一大需求,断了任何消费,都不能断食物。面对这种刚需,在疫情影响下,价格自然就会上涨。3月,食品价格上涨18.3%,其中,猪肉价格上涨116.4%,其他的蔬菜和水果都出现了一定的价格上涨。
作为第一大肉类食品,猪肉价格上涨并不是疫情之后才发生的事情,在去年就一直保持高价位,老百姓想吃点猪肉不容易。但一些养猪企业却赚得盘满钵满,比如牧原股份,其老板成为了千亿富豪,新希望集团刘永好身价也大幅上涨。
猪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落到之前的价格水平,让普通老百姓也能轻松吃上肉。
2、餐饮
在这次疫情中,餐饮行业确实是损失很大。中国烹饪协会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,今年春节期间93%的餐饮企业选择关闭门店,损失惨重。相比去年春节78%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损失达100%以上。
为此,西贝、海底捞等餐饮巨头纷纷涨价,但随即就引发了消费者的质疑,最后又选择了放弃涨价。而喜茶却坚持了涨价,还有一些面包店等等,都通过提价来挽回之前的损失。
疫情并没有完全结束,普通老百姓还没放松警惕,外出就餐的频率依旧不高,对于餐饮行业来说,要想恢复正常的水平还需要时间。
3、手机
没想到手机市场也迎来了涨价,旗舰手机均价比去年上浮近千元。小米10定价3999元,比往年旗舰上涨近千元,华为P40、realme X50 Pro、OPPO Find X2等价格都在涨。
实际上,各大手机品牌都在往高端路线走,走高端,高价格必然是标配之一。另外,一季度手机市场受影响也非常大,华为出货量增长1%,而OPPO、vivo和小米这三家公司的出货量分别下降了26%、19%和26%。
报复性消费没有来,也不用过度担心,毕竟人还是要消费的,经济还是要继续发展的。我们也看到一些行业也在快速地拉动消费,比如直播卖货就异常火热,央视男主播天团,一晚带货5亿多。另外,昨晚天猫搞的五五购物节,一秒销售额破亿,也可以看到中国居民的消费潜力之大。
疫情终究会过去,街边依旧会热闹起来,各方面复苏都需要一点时间。